【每日经济新闻】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举办,绿色能源转型引领交通新未来
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展会主题为共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以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展示交流为载体,展览会涵盖了多个与绿色交通和能源转型相关的展区,展示交通运输各领域可持续创新发展显著成效及良好态势。
绿色能源转型是当前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关键意义。云南交投和苏交科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在本次展览会上展示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交通行业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云南交投: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交通示范
作为云南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主力军、投融资主平台和全产业链经营主实体,云南交投始终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在全国率先提出绿美通道经济理念,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贡献力量。今年7月,云南交投培育和发展绿美通道经济专项试点项目入选了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任务第一批试点名单。
本届展会,云南交投以“发展绿美通道经济·打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绿美路域经济、绿美路衍经济、跨境走廊经济、数实融合经济、绿美品牌经济5个板块,携智能收费机器人、新型高效光伏充电桩、智慧高速综合管理平台等众多科技产品、数字系统和绿美通道经济落地项目,全面展示云南交投在培育和发展绿美通道经济的做法、路径、规划、业态布局和项目建设成就。
云南交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始终。聚焦路域深入实施绿美低碳改造行动,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已建成绿美公路3000公里、绿美服务设施434座,充电站260座,努力推进绿美低碳服务区和光伏发电设施建设。
围绕“交通+”拓展新产业布局,推动交通与物流、旅游、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把具备优质旅游资源的服务区转型升级为旅游风景区,打造多条旅游线路;按照“优势集中、要素集约、资源聚集”的原则,打造高效衔接的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开工建设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中央仓、云南省首条高速公路建设新能源重卡低碳运输线。推进国际大通道和水运通道建设,打造跨境走廊经济大平台。推动相关产业项目落地,构建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构建覆盖全省的高质量充电网络,建设了云南首批“光储充”一体化液冷超充示范站。
在数实融合经济板块,实施科技、数字“双赋能”战略。建成云南首个交通行业级大数据中心和近30个智慧系统平台,形成交投智慧生态。建设数字交通、数字能源2个创新中心,启动交通大模型研究,打造了数字化场景应用40个,培育数字产品23个,全国首发云交科路鸿系统,率先推广自主研发的收费机器人。
构建云南交投品牌矩阵,打造综合交通新质生产力品牌标杆。深度挖掘云南高速公路厚实的社会、文化、生态和人文价值,全方位推广绿美通道经济品牌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品牌聚力赋能,促进企业质量变革和质量提升,推动“交投产品”向“交投品牌”转变。在彩云驿购展台前,云南交投展示了咖啡、文创产品等40余款自有品牌商品,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现场购买。
苏交科:创新驱动,助力绿色交通发展
苏交科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基础设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致力于打造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型科技平台。近年来,苏交科持续增强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领域。在本次展览会上,苏交科展示了其在行业领域不断拓展的重要科技成果,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
据介绍,本次集团展位围绕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和安全韧性三个区域,重点展出绿色交通云平台、声屏障技术应用、数字底座“悟空云”、无人智慧试验室、城市生命线等数字化项目,为基础设施领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苏交科在绿色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实力,强调生态环保理念,将绿色能源技术融入交通规划的各个环节。绿色交通云平台成为2022年江苏省双碳科技创新项目“综合交通枢纽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八大示范工程之一,有力支撑全省绿色低碳交通监管工作。在道路设计中,研发了新型富孔吸音声屏障,有效降低高速公路城区段中低频噪声。
在数字化技术方面,自主研发“悟空云”底层引擎,按照设计、施工、运维不同阶段和各类应用需求分阶段、分场景建立应用体系。推出崇启大桥数字化养护管理平台,提供了“三维可视,性能可算”的全方位数字底座,实现了跨江大桥管养工作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无人智慧试验室实现混凝土试件自动出入库、智能标准养护、智能检测、废料自动收集、数据自动采集及处理,完全取代人工操作,大幅提升试验精度和效率。
面对日益增长的安全与韧性挑战之际,苏交科依托深厚的行业经验与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推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成套解决方案。其中,多元感知终端-事件触发型智能感知报警设备作为一款集成倾角、振动、温度等一体化监测仪,实现了灵活部署于桥墩、边坡、隧道等高风险区域。一旦监测到结构异常,通过智能网关迅速将报警信息传送至现场及系统平台,同时触发报闪警示装置与可变情报板,以“声、光、字”多重方式引导司乘人员安全避险,有效遏制次生灾害。与传统模式相比,施工工期缩短50%,施工成本降低60%,系统维护效率提高1倍以上。该设备参与了由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组织开展的“高速公路监测预警应用示范揭榜”工作并成功上榜。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