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武倘寻高速通车了! 云南又添一条串联滇中“明珠”的美丽大道

青山巍巍,山谷纵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1月10日,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武倘寻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收费,它串联一个个滇中“明珠”,让禄劝县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助力昆明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为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环线添上了浓重一笔。

1000多个日夜,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施工战线,先后1万多名参建职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围绕建品质工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建设了一条优质、安全、舒适、创新的美丽公路,书写了滇中大地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科学优化 一张蓝图绘到底

武倘寻高速公路起于武定县杨柳村,途经武定、禄劝、富民、寻甸四县,止于寻甸县天生桥,设禄劝、东村、鸡街、九龙、倘甸、治租、甸沙、天生桥、寻甸互通式立交9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1处。项目主线全长105.278km,共有特大、大、中型桥梁90座,隧道28座,桥隧比高达69.7%。绵延起伏的山川不仅阻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样给高速公路的设计和建设带来难题。

如何做到既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节约工程投资,线路规划和施工方案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为此,武倘寻建设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及设计单位,上山下坝,用双脚一遍一遍地丈量和测算,不断优化线路规划和施工方案,始终树立工程节约是最大节约的原则,一张蓝图绘到底。

“木板河特大桥建设方案优化后,养护较易、工期较短、投资比其他两个方案节省约4000多万元。”武倘寻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孙武云介绍,木板河特大桥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桥梁跨径大,工程投资大,为了科学、合理、高效地设计施工,选择最优建设方案,指挥部组织相关专家、设计单位深入实地,进行反复研究和比对,在符合项目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比选方案,经过认真测算,最终选定了主桥上部构造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下部构造为薄壁式空心墩、桩基础的施工方案,为项目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项目初步设计时,因寻甸段穿越了清水海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地带,武倘寻指挥部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对线路方案反复认真论证和优化,最后提出的施工方案不仅满足了环境保护要求,又对昆明北部地区的寻甸、东川、倘甸等地具有良好的辐射作用。

孙武云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武倘寻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对施工方案反复研究,多次组织施工、设计单位深入现场,结合详测地形、地物和详勘地质条件,综合技术、环保、投资等方面,对施工设计图纸的路基、桥梁、隧道工程进行逐一审核及逐点现场踏勘,在确保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对施工图纸作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累计节约投资约2.72亿元。

如今驱车行驶在武倘寻高速公路上,醒目的红土地映入眼帘,青山绿水间高速畅达,一条优质的高速公路在千百个建设者的精心雕琢下,在滇中大地上熠熠生彩。

红色传承 一种精神干到底

武倘寻高速公路途经的武定、禄劝、富民、寻甸等地均是红军长征途经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把红色文化与路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弘扬红色精神。

行驶在武倘寻高速公路上,“红色”主题随处显现。隧道洞口、互通、立交等区域设置了风雨长征、送亲人参军、寻甸之战等主题浮雕和展板,融合了马灯、红星帽、冲锋号、步枪等红色文化元素,展示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同时因时因地选择了梅花、杜鹃花、火棘等植物融入绿化景观组团设计中,展示了武倘寻高速独特的人文特色。

精神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在一代代人的传颂中,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成为一种永不褪色、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在武倘寻高速公路得到传承。项目建设之初,有关专家团队就提出了项目建设中涉及设计、施工、保通、环保等8个难题,指挥部团结带领全体参建职工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解决了项目建设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和困难。

摩洛河大桥双幅全长1979米,大桥位于清水海水源保护区内,环水保要求严格,施工进度较慢,成为武倘寻高速公路项目的一个“卡脖子”工程。为此,指挥部及参建单位选派专业技术骨干驻守现场,充当现场协调员、技术员、安全员,协调和服务施工建设,有什么问题立马就解决,做到了工作不停步、问题不过夜。

2020年初,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全面复工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个半月,给项目实现按时建成通车目标带来挑战。全面复工复产以后,武倘寻指挥部带领全体参建单位倒排工期、增加人员机械、合理统筹生产要素,驻守一线参与施工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大清河特大桥施工进度滞后,指挥部和参建单位组织专班现场跟踪,施工计划落实到每一天,专班人员一天一跟进、一天一总结;路面一标为圆满完成铺筑任务,倒排工期,进度一天一上报、两天一考核;倘甸1号隧道出口,十余台挖机火力全开,五十多辆大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40余万方的土逐渐被清运出去……全体参建人员只争朝夕、全力以赴,最终把耽误的时间追了回来,实现了按时建成通车目标。

品质追求 一把标尺量到底

“工程质量是建设项目的‘生命线’,我们建设的武倘寻,不是通过交工验收就行,是要经得起时间来检验的,任何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行为都不允许。”对待工程质量,孙武云态度坚决,一再强调,要将“品质工程”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效的“尺子”。

以“精细管理”为目标,武倘寻指挥部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按照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开展施工标准化建设。在全线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严格执行模板入场验收、关键工序联检制,加强试验检测、严格监控控制性工程、强化质量安全检查、推广新工艺新技能、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等现场管理措施,强化和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以“安全生产”为保障,按照“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以落实责任为核心,突出“双重预防体系”重点,以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控作为工作的重心,指挥部加大对隧道开挖与支护、梁板运输与吊装、高大墩柱翻模施工、现浇支架模板安拆、连续刚构桥挂篮锚固与行走等重点工序的现场管理,开工至建成,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以“创新引领”为突破,为推进项目建设优质、安全,武倘寻高速公路先后成功申请了5个省级科研课题,其成果均运用于项目建设,积极引进BIM数字管理系统提升项目建设、营运的信息化水平,BIM技术应用作为省内唯一一个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公路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以“美丽公路”为亮点,围绕“增色、添彩、造景”的工作思路,指挥部将立交区、路侧视线焦点区、隧道三角区、服务区等区域作为重点,着力打造色彩强烈、层次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的绿化景观,同时,进一步完善灌溉体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公路。

滇中筑通途,汗水铸辉煌。武倘寻高速公路的顺利建成,充分彰显了云南交投作为云南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主力军、省级交通投融资主平台和综合交通通道经济产业开发商的责任和担当。这条承载着沿线150万群众梦想的高速公路,将进一步助力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网实现内畅外联,密切滇中城市经济圈中心城市联系,促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快速发展,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 | 云南日报 李承韩 刘超 邵宗富

浏览次数:1387